您现在的位置:郑州痛风风湿病医院 > 风湿 >

本来是类风湿,怎么成尿毒症了?

来源:郑州痛风风湿病医院

“一个12年前在一起疗养的RA病友来电,告诉我她得尿毒症了,我心里好难过啊,她今年才38三岁。她长期吃云南的所谓中药和止痛药,估计是这些药造成的吧。我们真的需要在副作用监测方面,注意化验尿液,如果化验血液发现问题的话,就可能已经是晚期了吧。”

在那些药物性损伤中,固然大部分是西药导致的,因为西药的用量大,非处方药的滥用、处方药的监管问题、患者自行不规范用药方面的问题,可能比药物自身副作用的情况更严重一些。

本来是类风湿,怎么成尿毒症了?

然而,也有不少是中药方面的问题,我们传统观点中许多认识是错误的。

首先,所谓的纯中药制剂,是不是真的没有副作用,或者副作用小?

尽管我们不能做出这样的结论:“除了医院医生开出的药物以外,都是不值得信任的”。但是,我们同时也不能抱有这样的思想:“那些通过正规媒体或者亲朋好友等渠道知道的药物、治疗信息,都是可靠的,都是可以自行服用的”。

面对这样的事情,对于患者来说,如何做出正确的选择,常常真的非常困难。不相信吧,似乎现身说法就在那里,亲朋好友还存心欺骗不成?相信吧,很难说那些医疗信息是确凿的,那些治疗是有资质的,那些药物的使用是规范的。没有资质的治疗和“药剂”是副作用风险很大的。

另外,即便是真正的纯中药制剂,真的就如同我们想象的那样,没有毒副作用吗?

郑州风湿医院专家表示:在治疗类风湿的中药材中,有的是对类风湿有明确治疗效果的,比如雷公藤、青风藤、乌头、白芍等等,这些药材中的某些成分,具有免疫抑制、消炎等作用。通过研究,人们也从这些原药材中提取有效成分,成为植物来源的化学药品。比如,雷公藤多甙片、正清风痛宁片、乌头甲素、白芍总苷等。

中药原药材的成分组成是十分复杂的,除了某一个具有药理效用的成分外,可能还会有许多成分,不但没有所需要的疗效,还可能对人体产生损害,因此在制备药物的过程中,人们通过流程设计,提取需要的有效物质,而尽量分离不需要的成分。

比如雷公藤原药材中的成分,有一百多种,其中的甙类、内酯类成分,具有免疫抑制等功效,而含量其实并不少的生物碱类等,则没有这样的功效,却表现出对人体的毒副作用。雷公藤多甙片,经过了精制的工艺,可以提取出甙类,在副作用方面,比原药材直接使用药要少。

尽管这样,我们在雷公藤多甙片的药物说明书中,还是可以看到对毒副作用的种种描述,以及用药禁忌,属于医生处方药,需要在医生指导下正确使用。

推荐阅读:郑州哪家医院治疗类风湿好

中药材被广泛地使用中,有时候会被忽视毒副作用。雷公藤等在中药制剂或者汤剂中,也常常使用,量往往也不小。传统的汤剂加工过程,水溶性的成分同时溶解到药汤中,不具备选择性,因此也不能自行除去没有治疗效果的成分。

在一些制剂中,中药副作用具有隐蔽性的一点是,有时候是原药材粉末入药,有的是通过初步加工,比如简单的制备成为流浸膏(中药原药材通过水煮,收取药液,然后将药液通过浓缩、烘干等程序,做出的干燥物)。

流浸膏没有精制过程,成分比较复杂,生物碱类等可以并存其中。原药材粉末、流浸膏等可以被制作成为散剂、丸药、片剂或者胶囊,都很“像”药物,不只是在非法或者非正规药物中,在很多常规中成药中,这是可以见到的。

传统的剂型中,药酒也是一大类,被应用于治疗关节痛疾病,就是原药材浸泡在酒中制取的。这些药物,有不少其实都具有一定的、或者潜在的毒副作用,特别是对肝脏、肾脏而言。我们患者却往往可能因为“中药无毒”或者“副作用小”而忽视对副作用的监测。

当我们使用雷公藤多甙片、正清风痛宁的时候,明确的药物说明书会让我们注意副作用问题,但是,当我们拿到以这些药物为主的所谓纯中药制剂、祖传秘方制剂的时候,如果没有被告知,却完全可能不会意识到副作用的问题。

在中成药方面,传统剂型的制备工艺要求比较低,规范生产和私人自制的本质差别不是在设备和工艺方面,而是药材、药品质量管理。而一些非法制剂往往就是以正规药物为掩护,以似是而非的模样,取得患者认可的。

在行业内,我们称雷公藤多甙片、白芍总苷片、正清风痛宁片为植物来源的免疫抑制剂,而不使用中药这个称谓,就是因为药物的成分从药理、毒理到功效、使用,都完全脱离了中医药的理论,不是中药的范畴了。如果有医生以中药称呼这些药物,那他的专业知识存在不足。

与这些药材属于同科或者同属的植物,有时候也有类似的药理功效,在中药材、地方药材中被使用。比如,雷公藤属于卫矛科,同科的南蛇藤在某些地方,也被用来治疗类风湿。它和雷公藤一样,具有对性腺的抑制作用。

我们患者知道雷公藤,却未必知道南蛇藤的这个副作用。乌头属于毛茛科植物,同科的威灵仙、千年健等也常用来治疗类风湿,但是我们对乌头的副作用比较在意,而对后者却往往不一定在意。因此,在使用这样的药物治疗的时候,副作用监测也是基本要求。

其次,是我们在使用药物的过程中,可能会忽视药物的肾毒性监测。

非甾体抗炎药物、化学免疫抑制剂、植物来源的免疫抑制剂、某些中药材,都可能存在潜在的对肾脏的毒副作用。我们通常对免疫抑制剂的副作用是比较在意的,但是,对于非甾体抗炎药物(我们通俗地称为止痛药)的药物,有时候会忽视。

因为这样的药物比较常见,应用也比较多,一般的关节肌肉疼痛、感冒头痛,甚至痛经之类,我们都可能使用到这类药物。不但可以从医生那里容易拿到,就是在药店里,这类药物也属于常用药物,并且剂型品质繁多。于是,我们会误认为它们副作用小,有的患者,可能会几年使用一种非甾体抗炎药。

一般而言,这类药物短时间使用,安全性高。像一般的感冒疼痛、痛经、普通的肌肉关节疼痛、肌肉软组织扭伤等,都是短期用药的。即便如此,在对药物副作用的研究方面,非甾体抗炎药物的过度使用,特别是在药物依赖的患者群体中,仍然是一个发生副作用的常见因素。

类风湿如果治疗不当,长期慢性疼痛是主要的症状,因此,可能对止痛药产生“依赖”,增加它的使用,因此,长期使用可能造成的副作用风险明显增加。在治疗类风湿中,非甾体抗炎药物,按照常规治疗,不是长期服用的药物。

联合用药也是导致副作用的因素。类风湿患者一般需要长期服用药物控制疾病,如果再发生其它疾病,增加新的治疗药物,就可能加重肾脏、肝脏的负担;虽然很少见,但是在自行服药中可能会出现的是药物之间互相影响,增加副作用发生风险。像我们平常使用的抗生素,一般都有肝肾方面的副作用。

最后要说的是,肾脏的代偿功能很强,即便出现损伤,也未必就能够表现出来。我们通常检查的肾功能,其中血肌酐、尿素氮、总蛋白等的数值设定,在药物副作用监测方面,可能存在过于粗疏的情况。

如同病友提到的,如果出现血液异常,可能就是药物损害的中晚期了。血肌酐在肾脏功能降低一半的时候,才可能表现出异常。而对于尿液的监测,出现的尿蛋白、红细胞等,一般也是肾脏损害比较严重时出现的,现在的肾脏功能方面的检查指标,基本都是为肾脏病而设的参考证据。

在肾脏病研究方面,人们发现,近些年来,临床上出现尿潜血的情况,有明显的增加,但是却不存在其它的肾脏损害证据。这是一个提醒,提醒我们注意用药安全,食品安全等问题。

因此,对于我们类风湿患者而言,规范用药、规范监测药物副作用,才是最保险的预防肾脏损伤的途径。

文章部分文字、图片、数据、视频等内容信息来源于互联网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权请立即联系删除。

科室导航

Navigation

风湿免疫科

专家推荐

杜爱华

院长

擅长:类风湿性关节炎、痛风、强直性... [向我提问]

程本维

主任医师

擅长:风湿免疫性疾病,如痛风、类风湿、强直性脊柱炎、骨性关节炎、颈肩腰腿痛等.. [向我提问]

热门文章
常见问题
病种 医院电话:010-88219919